為提供更好行動服務,建議您

愛台北app
現在位置:休閒娛樂 > 愛遊動物園 > 地圖導覽 > 動物探索 > 臺灣動物區

臺灣穿山甲簡介

位置 臺灣動物區;熱帶雨林區
英文名 Formosan Pangolin
學名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
保育 極危 CR
分類 脊索動物門
哺乳綱
鱗甲目
穿山甲科
地理分佈 亞洲及非洲。端主要分度在海拔300-500公尺林地。
型態特徵 1. 全世界共8種穿山甲,台灣穿山甲是中華穿山甲三種亞種之一,是台灣唯一鱗甲目動物,屬於特有亞種。 2. 身體呈圓錐狀,吻端尖,眼小,眼瞼厚。除了吻部、臉頰、下顎、喉部、腹部及四肢內側外,全身都覆蓋著灰褐色的鱗片。和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身體具有毛髮,即使是覆滿鱗片的部位,每片鱗片下方也有3-4根毛髮。 4. 四肢短,具五爪,前肢發達。鼻孔、耳孔可閉合,口腔中沒有牙齒,舌頭長而靈活。
生態習性 1. 穿山甲的英文名稱pangolin來自馬來文,意思是指會捲曲的動物。當牠們遇到危險時的立即反應是將身體捲成球狀,用尾巴保護脆弱的頸部及腹部。 2. 夜行性的穴居動物,選擇坡度約30度的土坡,利用前肢尖爪、挖出適合居住、覓食、能躲避的洞穴,洞口多朝向西南方。穿山甲所挖掘的洞穴可以依功能分為居住與覓食兩類,居住的洞穴通常較深(3-5m),而覓食洞穴較淺。 3. 穿山甲嗜食螞蟻及枯樹、倒木中的白蟻,除了演化出可保護自己不受蟻群攻擊配備外;牠的舌頭細又長、約有15-25公分,且富含黏稠唾液,一分鐘內可抽動約80次之多來回沾食螞蟻。雖然穿山甲沒有牙齒,食物未經咀嚼直接進入胃中,然而加厚肌肉層的角質化胃壁,以及他們會吞食沙粒,皆可協助研磨食物。消化食物的速度約3-7天不等。
館區 臺灣動物區;熱帶雨林區
相關連結 影片